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转变,过去我们是与邻为善,但其他的国家都在以邻为壑,一方面通过贬值争夺有限的出口份额,另一方面通过再平衡战略推动产业回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
而事实上,概念的转换仍然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中国先贤的训诫都是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人之美,与人为善,不得恃强凌弱,损人利己。
笔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时空压缩。如果在同一时间空间内,又要拉开差距,又要缩小差距,是不可能的,是相互矛盾的。当时的印度佛教经过一个传入并逐渐融入中国本土的长期过程,最终印度佛教变成了中国佛教。所谓乡镇工业就是农民在自己的村庄里、乡镇里创办的工业企业。中国崛起,主要不是表现在经济上,更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文化上。
此外,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还要增加社会管理、社会治安成本。时空延伸的意思非常符合他的经验。如果发生了世界石油大战——其中一个关键是波斯湾石油运输被封锁,那么将对中国经济冲击极大,因为中国约51%的进口石油通过这里。
而在2005年,美国的石油对外依赖度还高达60%。在石油供给方面,俄罗斯每年向欧盟出口约1.4亿吨石油(占俄罗斯出口石油的60%),其中有将近1亿吨由友谊石油管道运输,该管道由俄罗斯出境后,在白俄罗斯的莫济廖夫市形成北部和南部支线。鉴于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含政府和商业储备)是96天,2015年美国石油实际对外依赖度若以EIA预期的21.3%计,考虑到中东进口石油占比仅为21%,假定中东波斯湾被封锁,美国可以保持静态石油正常供应为2146天。与此同时,中国石油战略储备远少于美国,甚至缺乏权威的统计数据。
目前,奥巴马政府已经批准页岩气对欧洲和日本出口,预计美国在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仅次于卡塔尔和澳大利亚。而据BP石油的保守估计,美国也将在2030年成为石油的净出口国。
尤其是伴随着汽车工业的爆发式发展,特别是私家车的迅速普及,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快速上升,从1993年最后一年净出口后,至2014年底已经上升到了59.6%。长期封锁波斯湾的最简单方法是,当一条30-50万吨的巨型油轮驶过时,某国神秘潜艇如同击沉天安舰那样将之击沉,当它最终被打捞上来时,世界格局很可能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加上俄罗斯开动石油天然气马力支持欧盟,欧盟经济虽然会受到严重冲击,但不至于伤筋动骨,更不足以冲击欧元解体——这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中东局势也按照美国理想的态势发展中。
煤炭对外依赖度也提高到了8.06%。在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进口石油结构的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弱,其中尤其是对中东石油依赖度较大。而由于美国页岩气供应不断增加,价格不断降低,煤炭对其已经完全没有比价优势,加上环保的约束等,出口已经成为煤炭的重要出路,2014年美国煤炭产量9.29亿吨,出口0.91亿吨,主要出口亚洲,特别是中国。这将不仅因成本较高而给中国的经济资源造成紧张,而且也会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
美国的战略家们早就看到了中国这个致命伤,著名地缘政治大师布热津斯基曾指出:中国的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早已大大超过了国内能源生产的限制。这使得美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快速下降。
俄罗斯和欧盟(特别是德国、捷克、波兰、匈牙利和奥地利等)一方面不得不依靠乌克兰,增强对其政策的影响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绕开乌克兰的解决方法。二、同样甚至更重要的是,虽然欧盟石油对外依赖度高达83.95%,石油战略储备仅36.5天,波斯湾石油进口占比20%。
在中东战乱扩大化中,某艘巨型油轮被神秘潜艇击沉在霍尔木兹海峡中,封锁波斯湾就很可能成为现实。在对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各种评估中,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相对最准确,其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国家战略原油储备建成容量达到1.41亿桶,商业原油储备建成容量3.07亿桶,合计4.48亿桶。沙特此前更带领十国联军对什叶派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进行军事打击。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学会也发表了对中国石油进口分布的研究,其中中东国家中仅沙特、伊朗、阿曼、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6个国家就占到中国进口比例的49.6%。美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快速大幅下降得益于奥巴马政府力推的能源独立革命。日本的石油基本依靠进口,其中波斯湾进口石油占比高达73%,不过由于其石油战略储备高达126天,如果波斯湾被封锁,可以维持正常供应173天,考虑到美国届时会优先供给日本原油,其维持时间会比中国更长。
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力主推动与伊朗达成了伊核谈判的协议。作者张庭宾为中华元智库创办人,吴迪为中华元智库特约研究员,仅供参考,投资者决策风险自负,联系邮箱ztb6006@sina.com) 进入 张庭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石油 大宗物品 战争 危机 。
不仅如此,中国的天然气对外依赖度已经由2006年几乎为零上升到了2014年的32.2%。即这将是决定未来十年大国命运的关键时期,中华元智库(微信公共号cnyuan_qzytx)对此提前预警,当然我们期望这个预测不会实现。
与此同时,高度的石油对外依赖度仍然是欧盟、日本、印度等国的短板,特别是对外石油依赖度后来居上的中国将成为最大受害者。EIA预计2015年美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将进一步下降到21.3%。
俄罗斯和中东国家也无法从石油世界大战中获益。这个狭长的海峡内有很多岛屿、暗礁和浅滩,安全航道只有几公里宽,平均深度不足30米,使得巨型油轮和重型军舰通行时必须异常小心。参照2014年6月中国海关发布的1-5月进口原油来源地数据。相关国家利用岸基火力和导弹却能轻易控制海峡,利用水面布雷和沉船设障的方法也能有效地阻塞航道。
高度依赖中东石油已经中国致命软肋 相比于美国的能源独立革命,中国在过去20多年中,石油等能源对外依赖度迅速提高。能源独立已经成为美国竞争超级武器 一组鲜为人知的、中国媒体极少披露、中国研究者很少关注的权威数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是,2014年,美国石油液体能源(含石油、液化天然气和乙醇汽油等)的对外依赖度已经下降到了26%(图1)。
日本和印度也将成为重要的受害者。不过,美国发动石油世界能源大战也是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的。
北部支线延伸至波兰和德国,南部支线经乌克兰延伸至斯洛伐克、捷克和匈牙利等国,也对乌克兰有较大依赖。这绝不是开玩笑,2005年美国石油净进口为1255万桶/日,2014年已经下降到了493万桶/日,这其中石油进口量下降444万桶/日,出口量增加了291万桶/日。
石油战争对于世界并不陌生,不过昔日以之作武器的是中东产油国,受打击的是美国等西方消费国。所不同的是主要工具不同,前者主要是军舰、战机和导弹等。但是,以色列和沙特所代表的逊尼派国家坚决反对,美国国内以基辛格为代表的犹太政治势力也坚决阻击,国会已经从奥巴马总统手中赢得了对伊核协议的审批权。后者则以石油能源为主要武器。
美国在历史上曾经两度遭到石油危机的重创。这种增幅的差别还会扩大。
民主党奥巴马政府上任后,对前任小布什政府试图控制中东石油的政策痛定思痛,决心摆脱对中东和外部的石油高度依赖。2014年,美国石油液态能源的生产供应能力为1397亿桶/日,,其中原油日均产量达到870万桶,同比增长120万桶,为1900年统计该数据以来最高值。
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开放近海石油开发,加大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的生成,以及各种新能源替代供应,特别借助美国独特地质特点的页岩油气开发,使美国本土的石油天然气产量急剧增长,而与此同时,由于新能源的替代,液体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极为有限。而其58%的进口石油来自于美洲。